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 【中昊看两会】两会深度聚焦 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详细内容

【中昊看两会】两会深度聚焦 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3-18     

两会期间,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对文旅产业领域贡献了许多精彩提案。根据这些提案,我们可以一窥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尝试预判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1  适度提高设计行业收费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代表广大建筑师群体带去了行业建议。


 1吴晨.jpg


(1) 高质量设计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城市也将面临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新要求。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质量设计是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以高质量设计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对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jpg


 

(2)高质量设计需要树立文化自信的设计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城市是文化的凝结与最高表现,文化自信是高质量设计的根基。建国70年来,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曾经耗费数十亿为外国设计师的“先进理念”买单,而得到的结果却是与千年古城形态肌理的格格不入。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树立文化自信的设计观,缔造属于人民的城市家园,让城市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竞争力的载体,为世界文化做出中国贡献。


3.jpg


 

(3)高质量设计需要优质的行业环境作保障

 

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适合它成长土壤,本土项目是培养本国设计人才的重要机会。新中国的十大建筑皆为本土建筑师原创,无论是设计手法还是呈现效果至今仍令人称道;1990年亚运会新建体育场馆为我国原创,行业也迈向了高峰。但2000年后,国外形形色色的流派让人眼花缭乱,由于我们对于本土文化缺乏自信,导致中国本土建筑师在很多重大事件的建设项目中参与度逐渐降低。1964年东京奥运会,日本建筑师大放异彩,直接催生了日本建筑师群体的崛起,时至今日已有8位日本建筑师获得了普利茨克奖。2012年伦敦奥运会,英国建筑师在奥运场馆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大胆实践,留下了很多绿色环保建筑的突破性创作,被称之为最“绿色”的奥运会。

 

而我国2008奥运会的多项重大赛事场馆的设计却多由外方主创,致使我们失去了很多培养本土设计人才的机会。我们不可否认外方在技术领域的领先,但仍应给予本土建筑师、设计师更多的锻炼机会,给予本土的高质量设计更好的环境保障。

 

国内设计市场应优化比选机制,建议在不违反WTO框架协议下,重大项目竞标短名单中,中方团队数量不低于50%。就近期情况看,我国重大项目的设计者以外方居多,这样不利于本土设计行业的长远发展。在重大竞标名单中确保一定比例的中方团队,可以给予本土设计师成长机会,形成设计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城市留下更多的中国作品。这种限制外方参与量的制度已经广泛应用于篮球、足球等体育行业,如:CBA上场外援数量最多2人(占上场球员数量40%),中超上场外援最多3人(约占上场球员数量30%),其目的就是为了本土运动员能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因此,这种制度也可试应用于设计行业,调节行业环境。

 

合理提高的收费标准,给予设计师更好的从业条件。自2002年1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以来,该行业已经近20年没有调整过收费标准。20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水平不断增长,但设计行业的收费标准却逐渐处于较低水平,这也直接影响了行业收入水平。设计行业的低收入水平会干预人才的从业选择,造成人才逐步缺失的困境,影响我国的整体设计水平。建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适度提高设计行业收费标准,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从业条件,为高质量设计提供环境保障和人才保障。


4.jpg

 

 

2  加快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下简称上海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陈力表示,今年两会,他提出了“加快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5.jpg 


他表示,该建议具体包括六大内容:

一、要强化长三角新基建统筹协调,积极探索长三角区域的重点新基建领域的“法治一体化”,充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领导小组在新基建中的统筹协调“中枢”作用,同时重视新基建工作的过程管理及长三角区域新基建的建设后评估工作。

 

二、要健全长三角新基建共建共享常态化机制。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方面,建议长三角三省一市积极研究并联合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在数据管理方面,建议建立长三角领域信息资源共建工作机制。

 

三、要加强长三角新基建资金政策引导力度,创新投融资方式,通过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解决新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问题。

 

四、要促进长三角新基建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打造产业新生态,助推长三角产业升级。

 

五、要提升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从加快健全安全保障体系,鼓励支持安全企业技术能力升级、健全安全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

 

六、要提升长三角新基建创新能力,包括加快5G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突破、加强复合创新人才的培养、优化创新环境等。

 

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新基建作为经济加速发展的“催化剂”正在逐渐显露头角。其中,5G作为新基建的领头羊,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他表示,目前中国移动5G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截至2020年底,上海移动独立完成5G室外基站建设超过1.3万个,5G室内小站超过3万个,基本实现主城区、郊区城镇中心室外全覆盖,满足外环内及行业应用、高价值区域需求。但是,5G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困难、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比如,5G基站能耗较高,希望各级政府、产业链各方齐力支持。对于基站辐射的误解,希望政府部门和相关管理单位为小区5G站址协调予以支持。

 

 

3 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助推湾区发展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侨商联合会会长、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向此次大会上提交了《关于布局线上线下新场景,加速激发消费新潜力》、《关于推进智慧治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关于优化人口结构,应对中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关于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等多项提案。就挖掘消费潜力、智慧城市建设、助推湾区发展等热点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6.jpg

 

顺势科创浪潮  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全新发力点,而只有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才能使中国拥有越来越多的核心竞争力。

 

而在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让数据“为我所用”,让城市运行真正“智慧”起来?许荣茂从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层面提出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将智慧治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要在地方政府层面形成“智慧治理”思维,要加强对科学化城市治理的培训,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坚持智慧城市“全国一盘棋”,有规划、有步骤实施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及时建立国家级智慧城市“中枢系统”;突出产业带动效应,推动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积极培养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新兴科技产业体系;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人才的培养,及时建立国家智慧城市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在学科设计、技能培养等方面培养专业性复合型人才。


7.jpg

 

借乘“双循环”东风  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更是传统对外开放的窗口,具备打造“内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样板的良好条件和巨大优势。

 

许荣茂指出,应做好基础设施“硬联通”,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粤港澳智慧城市建设;应打通制度和机制“堵点”,完善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消除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壁垒;应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战略统筹,推动各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强化各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联系;应加强金融有机衔接,加快发展金融科技,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扩大人文与文化对接,不断丰富港澳青年赴内地交流活动,增加港澳居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8.jpg


 

4 如何助推文旅融合加速发展

 

 

随着“两会”的开幕,来自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两会代表用一份份提案,为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9.jpg


丁磊:聚焦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当天,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公布了今年多份提案的主要内容。议题涉及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数字音乐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数字文旅产业作为数字文化的新模式而备受关注。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以历史文化、古迹资源为依托的“文旅1.0”,迅速向以科技为驱动的“文旅2.0”转型,数字文旅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经济内循环的重要动能。

 

对此,丁磊委员在“推动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提案中建议:搭建数字文旅合作服务平台,拓宽智慧文旅全产业链条,深化科技企业与文化文物单位、旅游景点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政企机构数据共享开放,打造一批“沉浸式旅游”范本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政府提供专项补助等多举措刺激消费,把数字文旅打造为疫后内循环新增长点。


10.jpg

 

范稳:加强数字产业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范稳在今年政协会议上带来了“加强数字产业建设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提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旅游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国内方面,云南大理、丽江等过去游人如织的热点旅游目的地都暂时“停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上文化产业却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加速期”。

 

范稳注意到,全国仍有大量的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在数字化方面相对薄弱,尚待升级。因此,继去年两会提到“新文创”这一概念之后,范稳便对与之相关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如何延伸既有的思考和建议进行了持续性的关注。他表示,数字化产业开发对传播和传承我们的文明很有帮助,但目前只有故宫、敦煌等少数成熟的范例,一些博物馆的尝试还未及向社会推广,因此有必要继续为此呼吁。


11.jpg

 

崔巍:打造定点专属剧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建议打造定点专属剧场,积极为艺术群体提供潜心创作、钻研业务的有效平台,加快演艺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崔巍建议: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组织专业人员对当地文旅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统筹为可以相互借力的“一盘棋”,既可以节约开发资金,又能最大限度地盘活各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同时,根据发展需要,在相关大专院校开设文化和旅游对口专业,系统培养专业人才,使文旅融合真正成为提升民族整体文化水平、推动文旅产业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12.jpg

 

郑晓幸: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文旅融合发展试验区

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是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郑晓幸一直在为文化和旅游发展建言献策。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郑晓幸带来了10条建议,其中包括建议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地区建立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试验区。

 

郑晓幸表示:“探索共建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试验区,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这也将有利于推动文旅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巴蜀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特色文旅产业带,打造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郑晓幸认为,要将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纳入国家文旅部“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川渝两地专项制定《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精心设计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巴蜀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文旅融合示范园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等基地,引进一批境内外文旅知名企业投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同时,整合两地优质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国家红色旅游示范带和研学精品线。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蜀道沿线文物的保护利用,推动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片区,推动巴蜀文化代表性项目联合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地区建立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发展试验区,在郑晓幸看来,关键还要培塑巴蜀文旅特色品牌。郑晓幸建议,在试验区内要实施巴蜀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旅游标识标牌规范提升工程,实现旅游厕所提档升级景区全覆盖,更好满足游客公共服务需求。同时,实施成渝地区公共服务“巴蜀一卡通”工程,推动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区域联动共享,旅游景区互认互通等。


 14.jpg




seo seo